伊以激战72小时后,哈梅内伊才意识到,处于下风的问题在哪!_伊朗_导弹_攻击

在过去的72小时内,伊朗虽然进行了反击,但这一轮激烈的冲突之后,德黑兰的高层领导或许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处于下风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导弹不足、无人机失灵或战场形势不利,而在于——敌人早已渗透到了内部,甚至坐在你的办公室内,静静地听你下达每一条作战指令,掌握你的每一个动作。

6月19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大楼进行了空袭。这一攻击显然不是误炸,也不是波及,而是一次精准的打击。新华社驻伊朗的记者亲身经历了这一时刻,爆炸的巨响直接从电视台的直播间传出,紧接着,浓烟从演播室上方升起,弥漫开来。这个地点,正是德黑兰的心脏地带,伊朗宣传机器的核心,是政府与民众沟通、对外表达立场的喉舌所在。如果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还能够遭到“突然袭击”,那么这并非技术性的失误,而是整个体系的崩溃。

随后,伊朗外交部长公开表示,以色列攻击民用设施显示出其“懦弱和绝望”。然而,这番话的背后,反而透露出了一种被击痛后的无力反驳。媒体虽然不像军队那样具备实质性的军事力量,但它却是政权存在的象征。攻击媒体,等同于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你所构建的“国家叙事”,我们可以随时切断。

这一次,以色列的打击不仅仅局限于广播大楼,更直接针对了伊朗的军事领导人。伊朗战时参谋长、军中关键人物沙德马尼在德黑兰被精准“定点清除”。以色列军方称他为“与伊朗最高领袖关系密切的高级指挥官”,他是此次行动的重点目标之一。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这次军事打击,仅仅在三天内,就摧毁了伊朗境内150多个军事目标,击中超过400个关键设施,斩首了20多名军官,包括伊朗导弹指挥体系中的重要人物。

展开剩余61%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伊朗完全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德黑兰虽然拥有防空系统、预警设备和导弹拦截措施,但却无法抵挡这波精准的空袭。为何会如此?并非技术层面的拦截能力不足,而是敌人已经精准掌握了你的弱点,了解你的空隙在哪儿,雷达盲区在哪里,甚至知道谁今天在值班。这样精确的打击,意味着伊朗的指挥系统早已遭到渗透。

从2020年美军斩首苏莱曼尼将军,到2024年哈马斯政治局长在德黑兰被导弹“斩首”,再到近期的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遭遇暗杀,以及今天的电视台空袭,一条明确的脉络逐渐浮出水面:摩萨德和美国的情报机构早已渗透了伊朗的关键环节,不仅仅是在个别领域,而是建立了一个随时能施加压力的情报控制网络。敌人掌握的,可能不仅仅是你的位置,还包括你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你准备与谁接触,甚至是你将如何回应外界。

伊朗革命卫队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为了报复,以色列驻特拉维夫的摩萨德据点、海法的炼油厂等多个目标迅速成为伊朗打击的对象。伊斯法罕的防空部队也成功拦截了数架试图接近纳坦兹核设施的敌机。对外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并没有被完全击垮,我们依然有反击的能力。

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反击,已经无法改变伊朗在节奏上被全面压制的事实。以色列的打击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伊朗则是在被动应战。对方攻击了你的战略指挥中心,你却只能回击敌方的炼油厂;对方清除了你的指挥系统,你只能用几架无人机进行回击。这并非伊朗没有尽力,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判断,应该打击谁、打击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更让人担忧的是,伊朗似乎终于意识到这一点。传闻中,伊朗高层已经设立了特别调查小组,绕开传统官僚体制,重新审视安全系统和情报漏洞。但如今的局势,依靠几个“特别小组”真的能够补上这些漏洞吗?体制内部早已深陷派系斗争:改革派没有军权,保守派对新系统缺乏信任。你今天可能追查到一个“内鬼”,而明天就可能发现整个体系的安全防线已经被外部渗透。

这已经不仅仅是导弹技术或军事防御的危机,更是信任的危机。伊朗长期依赖革命卫队作为国家安全与军政的支柱,但如今,这根支柱正面临着来自“内部人”的威胁。一名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发言人甚至公开承认,以色列掌握了过多的伊朗内部信息,“令人怀疑有人在背后向其通风报信”。这句半掩不盖的真相,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这场冲突背后的最深层次问题。

发布于:天津市

下一篇:没有了